和諧說故事(十一)

和諧說故事(十一) < 吐水體驗系列-2>
<大陸學員拚吐水>
常言道:「人總是珍惜身邊沒有的東西!」
由於大陸地區取得金龍水不易,學員對於「吐水功」的認真程度可以用「狂熱」兩個字來形容,實在令台灣學員讚嘆不已,他們除了努力的做功課,並熱情的分享吐水心得,那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與態度,真的值得大家效法。
在此新春熱鬧時節,摘錄幾則大陸學員的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,讓大家能自我期許勉勵,更能劍及履及的拿起金龍水,勤練這門讓身心都有益的功夫,而能夠早日開眼、透視,讓腦筋更清明、人生更順暢。

<新疆:夢中黑衣人>
開始學習第三眼,一直覺得最困難的就是「吐水」,想想以後每天都要面臨這種煎熬,都會擔心自己能否堅持下去!
記得剛開始的一個月,怎樣都無法吐出來,每次喝進去四公升,只能吐出來幾口,大部份都留在肚子裡,那段時間非常苦惱,就是奇怪為何別人可以一次吐出來那麼多,而我卻做不到!
第一次參加培訓的時候,看到很多人都能吐出很多水,心裡真的有一絲不甘,回家後就一直嘗試用各種方法調整吐水狀態,最後穩定到喝五公升大概吐兩公升多一點,
第二次參加培訓的時候,終於明白自己一直看不到光面的原因,就是吐水還是沒有達標。
研究發現,我在喝水時,沒有喝到足夠的量就開始吐了,所以吐出來的力道不夠強,所以利用半個月的時間,把第一次喝到兩公升就開始吐,逐漸調整到喝到三公升半甚至四公升才開始吐,我的目標是~ 「把喝到四公升才開始吐變成習慣」。
半年前的我,認為自己不可能一次喝進去四公升,而現在每天早上都是喝進去九公升,吐出來五公升。
目前已經比較穩定了,想想當初看到四公升水要喝進去都很頭疼,現在居然看著九公升水也沒有太大壓力了,這真是今非昔比啊!

<成都學員 :勇敢的心>
吐水開始很痛苦,後面很輕鬆,這是一個過程,都是我們的必經之路。從兩公升到四公升,循序漸進,逐步增加,慢慢吐多了就習慣、順暢了。
吐的時候站著、坐著,挺胸、後仰,多用一些方法,找到自己的感覺,才會很順暢。
師傅請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第三眼修行的路很長,得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。吐水、靜站、靈動等等這些基本功必須是每日必修的功課,認真做好每一天的功課,打好基本功,以後才能透視的更清楚。
不要羡慕,也別嫉妒別的師兄有多厲害,那是他的因緣和努力的結果,我們只需要修好自己的,保持正確的心態,修第三眼也是修心。

<唐山學員:龍河河畔>
吐水是第三眼學員最難克服的關卡,但這門功夫對於學員來說,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幫助都非常大。
在有形方面,吐水是一個非常好的排毒功能,我們在一天當中吃進了多少有毒的物質?而且大部分的人喝的水量都不夠,加上運動量又少,儲存在人體的有毒物質和農藥殘留無法排泄出來,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身體氣徑堵塞,從而疑難雜症也跟著跑出來。
吐水後,多餘的水會通過大腸小腸直接排出體外,如果能夠堅持每天吐水,保證你全身的毒素排的一乾二淨,皮膚慢慢也會變得白裡透紅,免疫力也跟著提升,腸胃的有形疾病也會慢慢改善。
在無形層面,是排除我們體內的外靈雜氣、打通中氣脈,讓主魂的真氣與陰陽氣徑結合形成第三眼。

<浙江學員:林本然>
吐水的「水温」很重要,是依季節變化來決定,在冬季最好的就是選溫水。如果水温太涼,只要喝一公升,我就會全身發抖,影響到接下來的吐水情緒。如果水温太高,會發現身體很燥熱,就想要脫衣服來降熱,也是會影響吐水品質。
如果吐水時間拉的太長,容易出現水往下走,就會有「水便」的情況出現。還有水溫一定均勻,在喝得時候,一桶水不要有開頭是溫的,中間有點涼等情況,也會造成吐水不易的。所以水溫要控制好,喝起來也舒服。

<結語>
 每人的身體條件不一樣,所以選擇的吐水量、技巧都不一樣。
 吐水可能對某些人來說並不困難,但有人也正在為吐水而苦惱,不妨看看以上這些師兄姐們的歷程,或許能為您解開一絲疑惑。
 他們的練功精神都很勇猛,但每人的資質和機遇不同,考驗也不盡相同,但是原則是一樣的~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
以上僅提供參考,每個人體會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