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諧說故事(六)

和諧說故事(六)<兩界體驗系列4>

<送來黃金的土地公>

「請明師顯示,土地公對那位師兄的請求,處理結果如何?」
這是一次練習透視的案例。
有一對同修手上拿著香,向著土地公的神尊,默默的傾訴心裡的要求,說完之後,虔誠的插上香爐後,就由透視者開始請示,並「透視」土地公的回答。
他們是一對年輕夫婦,兢兢業業經營小本生意,不但工作上很努力,對第三眼的功法也是努力有加。
兩個月前參加土地公「補財庫」的活動,這段時間,雖然存摺裡進進出出略有增加,但是對他們而言,資金的運用仍然覺得不夠,這次來參加鳳臨寺的活動,再一次祈求土地公,能夠保佑生意興隆,並賜財源廣進。
「我看到兩個畫面,但不太懂土地公要表達的意思,我再跟土地公溝通一下!」
幫忙透視的師兄,閉著眼睛看了一會兒,眼竅前出現兩個畫面。
第一個畫面-他看到土地公從寶座上站起來,拿了一把圓鍬鏟了一堆黃金,但是這個動作停在半空中,只見土地公停頓了一下,將圓鍬就地放下…後面就沒有動作了。
隔了幾秒鐘,出現第二個畫面,土地公回到寶座,翹起二郎腿,右手拿著一把扇子,搧呀搧的,左手還有節奏的拍著大腿,口裡輕輕的哼著曲子,一幅很輕鬆自在的樣子。
透視者有點「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」,他用「心通」請教土地公:「請問土地公,這兩個畫面你要表達什麼意思?」
「你應該懂呀!」土地公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。
透視者還是有點懵懂,他繼續請土地公說清楚一點。
「大家都認為我土地公有求必應,但是『應』多少要依信徒的表現度而言,這對夫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的貢獻度,有這麼多的信徒來求我,有付出的我就有回應,但是他們迄今連一毛錢的香油錢都沒添,我為什麼要幫他們?」
聽了土地公的話,透視者將這對夫婦叫喚過來,輕聲問道:「你們有沒有添香油錢?」
「沒有!」年輕夫婦回答的有點訕訕然,不太好意思。
「我懂了!」透視者開始幫他們解析,土地公所要表達的意思。
人世間有千萬需要幫助的人,大家都去求土地公,土地公依照每個人所貢獻的金錢或功德來回饋他們,這對年輕夫婦所拿出來的「錢母」為「零」,既使土地公要回饋他們是一千倍、一萬倍,但是乘以「零」所得結果還是零,所以土地公就回到座位搧風納涼,不再為他們效力。
土地公的表達是在教導大家「施與受」的觀念,許多人到廟裡求神拜佛,但香油錢一毛也不肯拿出來,卻又要求神明幫他完成心願,這種情況下,願望自然是很難達成的。
「為什麼我每天都在求神拜佛,但都沒有得到的結果?這神明不靈驗!」
許多人求了半天沒結果,埋怨神明不靈驗、不幫忙,但是卻不知道問題的重心是出在自己身上,土地公很清楚說明了此間的原由。
「我明白了!」年輕夫婦了解了此中道理,投入了香油錢,返家繼續打拚。
第二天,是個淒風苦雨的寒冷天,對於他們所經營的生意來說,也是客人最不喜歡上門的天氣,只能在心裡祈求老客戶多來一些,沒想到那幾天雖然天氣惡劣,但生意卻出奇的好,不但老客戶回歸,又增添了許多新客戶。
至此,年輕夫婦澈底明白土地公在透視畫面所教導的人生道理--
要先將人間事做好,就是要懂得「先有捨才有得」的道理。在生活中,無論做人做事,都要注意到自己是否有付出,再來審視所要求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