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諧說故事(七)
和諧說故事和諧說故事(七) <吐水體驗系列-1>
<吐水大隊在我家>
吐水大隊正式成員-洪爸、洪媽、洪姑,後補成員-洪一、洪二、洪三…繼續增加中。
「哇-哇-哇…」
一聲聲的吐水聲自廚房中傳出來,雖然房門關著,還是聽得出來裡面的人吐水的力道相當凶猛,不知道的人,還以為有人宿醉未醒在嘔吐清理腸胃。
「你們吐你們的水,可不要強迫我們吐喔!」
那幾個小孩子聽到廚房裡傳出來的吐水聲,又看到老爸搬回來一桶一桶的金龍水,心想:大人們不知道又再學習什麼功法?不趕快先發制人,到時候又變成大人的試驗品。
「放心!放心!這是我們自己的功課,跟你們無關!」
我們三個人是從四年前開始吐水,第一次在東陽會館,跟著指導員來到吐水槽邊。
「咕嚕-咕嚕-咕嚕…」只看著她端著一個四公升的冷水壺,裝了金龍水,就地站著喝水,喝到差不多一半時,「哇-」的一聲,將剛剛喝進去的水都吐在水槽裡。
看完吐水示範,我們三人大眼瞪小眼,喝下去的水再吐出來好像不是一件間單的事,但是一個小女生都可以這麼勇敢的吐水,我們這三個老人家不能漏氣啊!於是輪流上陣。
初體驗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-「水要喝到什麼程度才會吐出來呀?」
還好,沒漏氣,三個人都吐出來了,可是後面的考驗才剛剛開始。
過沒幾天,去花蓮張教練家吐水,當時師母幫我們準備十人份的電鍋內鍋,一鍋大約三、四公升吧,我們就照表抄課,清晨五點就起床排隊吐水。
花蓮的空氣非常舒爽,景色幽美、清新自然,但是端著那鍋的水,根本沒心思欣賞風景,因為第一個吐水的人,抱著捨我其誰的勇氣,衝上吐水槽,心想著,後面還有兩個人在排隊,不能拖太久,拿著鍋子,咕嚕咕嚕的喝下去,更嘩啦嘩啦的吐完了。
在這種互相比較、相互激勵的氛圍下,我們開始了吐水的功課。
「你今天吐水了沒?」
「什麼!你吐了兩回了,不行我不能輸你!」
「我喝了兩公升還是沒吐出來,怎麼辦?」
「那麼多水在肚子裡,沒吐出來,我好擔心喔!」
這些都是我們平日見面時的話題,除此之外,這段時間裡洪媽最開心了,家裡的廚房流理台異常清潔,因為洪爸在準備喝水之前,都在廚房「磨蹭」,一下子拿刷子清理流理台,一下子將內外擦拭一遍,等到吐水的環境整理乾淨了,他才端起水來吐。
洪爸不是愛乾淨,而是有點畏縮,對於水的「恐慌」是每個初學者都有的心理現象,所以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三人經常互相探討、互相打氣。
吐水的功課進行了十個月,才有了一個很大的轉折。
記得那次是張教練喬遷之喜,研究會辦了一次活動,地點就在教練的新家,一方面是向教練賀喜,一方面是會員的聯誼活動,其中有一項「吐水」比賽,參賽者要在二十分鐘內,男生吐十公升,女生吐八公升。
三人中只有洪媽在比賽結束前,才衝進去參加,因為她內心掙扎了一個晚上。
「開始!」她準備了兩壺四公升的水,在計時員的一聲令下,拚命的喝,喝了一段時間就拚命的吐,吐完了再喝,喝完了再吐。
「時間到!哇!洪媽!薑還是老的辣,你打破紀錄,十分鐘就完成了!」
雖然成績不錯,但已經站不住了,衝進房間,蹦的將自己摔在床上,她覺得頭快炸開了。
喝得太快,所有的氣都衝上頭部,這次的經驗雖然讓洪媽嘗到頭痛欲裂的痛苦,但是看到那麼多人都勇於挑戰,又一一過關,回家之後,三人又坐下來檢討,他們將吐水量做一個調整,也要來試試十公升和八公升的關卡。
「喝到三公升就停止,如同剛剛升起的爐火就此熄滅,後繼無力!如果將吐水量提升,如同爐火加旺,氣往上提,愈往後就愈好吐!」
在嘗試之後,三人都有共同的感想-喝得多比喝得少好吐多了!
吐了兩年的水,那幾個「旁觀」的孩子發現,這幾個老人家身體日益健康,精神愈來愈好,也很少出現感冒等症狀。
漸漸的,他們明白,吐水好像是一門不錯的功法!有一次,洪二從外面回來,覺得身體沈重、略有微恙,遵照洪爸的說法-去吐水,吐完水之後,真的感到神清氣爽。
弟弟也有樣學樣,不舒服就去吐水,而且覺得吐完水,第二天運氣變得特別好,於是這幾個年輕人開始每週吐一次水,清清外靈雜氣。
洪家的吐水大隊成員慢慢增多,尤其年輕人吐水的速度真快,四公升的水大約五六分鐘就解決了,所以他們將吐水當成每週放假時的功課之一,休閒之外就是「排毒」。
時間過得真快,轉眼四年已過,我家的吐水大隊成員由三名變成六名,希望這個吐水功課能持續不斷,更能發揚光大,也祝福大家吐水有成,第三眼馬上開,金明珠黃金來!